“出風頭”的勞動
——初二(7)班成長故事(二)
小超是個善解人意的孩子,很討人喜歡——至少在我,他的班主任眼里,是這樣的。他會主動幫班級倒垃圾;每次眼保健操之前,也總是認真打掃。出乎意料地是,在一年一度“勞動之星”的評選中,平時默默無聞的琳竟高票當選,而他卻名落孫山。個中緣由,我實在想不明白,就在班會課上問學生。
“老師,小超是希望你表揚他,才去整理垃圾桶的?!薄袄蠋?,他怪怪的,就想出風頭。”“老師,他有時還用紙團‘投籃’呢!”大家七嘴八舌,倒也不避諱。只是再看看垂頭不語的小超,眼里含著淚,無比委屈地坐在位子上,似乎完全被大家孤立了。我倒于心不忍起來:畢竟,真正勞動的時候,小超是很肯干的。難道為了表揚去勞動,就是“動機不純”么?我覺得學生們的認識也是偏頗的。略微沉吟一下,我心中有了打算。
此次班會后,整整一個星期,我都沒再去提醒有關打掃教室的任何事情。學生們在大課間往往玩得忘了時間,等到眼保健操的音樂前奏響起時,才手忙腳亂地撿紙屑、擦窗臺,如此一來,扣分在所難免。一周盤點,再扣下去恐怕連月流動紅旗都岌岌可危了!這下子全班都有了緊迫感。學生們本來還你怪我、我怪你,可一看我陰沉的臉色,都噤聲了?!按蠹蚁胂?,是哪些地方?jīng)]做好,才導致扣分的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最后達成的共識是:勞動是為了大家都有整潔的環(huán)境,而能為他人創(chuàng)造美的人是快樂的。為了被老師表揚、“出風頭”而勞動,自然是不可取的,但表揚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醒我們保持每天勞動的好習慣。小超毛遂自薦當了勞動委員,負責提醒和檢查班級日常衛(wèi)生工作。
對此,我只是點頭贊賞,除了偶爾提醒、鼓勵之外,對于值日生那塊,我放心地全權交給小超去打理。漸漸地,流動紅旗就常駐我班了;漸漸地,他能提前有條不紊地安排“事務”了;漸漸地,他也會像琳一樣默默為班級付出而不張揚了。
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勞動,僅是為了“出風頭”么?當然不是。但在學生習慣剛養(yǎng)成的時候,又何妨用表揚來強化優(yōu)點,讓做得好的孩子“出風頭”呢?這也是一種正能量?。?
初二(7)班班主任 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