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中用,國際化思維”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專題講座
    2月27日下午15:00,國際部邀請了楊老師為全體師生做了一場題為“‘西學中用,國際化思維’對孩子進行德育教育”的德育講座。用國際視野來理解德育、把握教育和發(fā)展教育,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合作能力,促進學生個性自由和全面發(fā)展,為他們做未來世界公民做好準備,這正是本次德育講座的目的所在。
    講師介紹:英國劍橋大學繼續(xù)學院導師,英國三一學院A-level導師;加拿大素里教育區(qū)英語評審委員會委員。

    楊老師的講座并不熱衷于講述許多大道理,或者是灌輸心靈雞湯,而是更擅長從各種身邊的例子中汲取靈感。他以自己帶同學們去美國游學的經歷出發(fā),告訴同學們素質的重要性,以及進行此類德育講座的重要性,并引導同學們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和老師的付出,體會到他們的愛,并且學會感恩父母和老師。

    楊老師用國際知名大學的照片來激發(fā)同學們的夢想,激勵同學們將這些大學作為自己的夢想學府,又從自身經歷出發(fā),指出焦慮和迷茫似乎是現(xiàn)代人的通病。在場的同學們也表示自己存在類似的情緒。楊老師又講述了自己從國外的高薪崗位辭職回國從事教育行業(yè)的經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且追尋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能夠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從而減輕焦慮。

    古代教育中,禮(德育)是“六藝”之首。大教育教孔子在《論語》中指出:“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睏罾蠋煂χ袊鴤鹘y(tǒng)文化也有著很深的研究,他為同學們推薦了《弟子規(guī)》和《了凡四訓》兩本中國傳統(tǒng)經典,分享了自己閱讀的感受,并在現(xiàn)場贈送給了一些同學。
    楊老師舉了他的學生去國外之后犯罪的事例,為在場同學們敲響了警鐘。國外有著更為嚴苛的規(guī)則,對于同學們的素養(yǎng)要求也更高,與學術成績相比,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顯然也是一個迫在眉睫的課題。

    最后,楊老師通過與三位同學的小游戲,以及與在場同學的互動,讓同學們知道與金錢相比,人們更看重的是一個人的人品、素質?;拥姆绞奖葐渭兊闹v道理更容易讓同學們接受與信服,也讓現(xiàn)場的氛圍推向頂點。


    用國際化的思維進行德育并不是把中國人變成西方人,而是做一個有中國身份的世界公民。在所謂國際化的世界中,我們需要認識自己、喜歡自己,同時也真正了解、欣賞他國文化,而不淪為對他者文化的盲目模仿、崇拜者,這才是真正的國際化與世界觀。這樣學生們既會有中國文化的傳承,又有機會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