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三生 只為讀書
——覽學(xué)校圖書館藏書書脊有感
無錫外國語學(xué)校  盛夕武

    閱卷閑暇,有機(jī)會看看學(xué)校圖書館到底有哪些藏書。走近書架,一排一排看過去,時間有限,只能看書脊。于是《夜色溫柔》《走過青春》《蹉跎歲月》《踏遍青山》《穿越死亡》《無處可逃》……一本本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書籍讓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接下來,就是書脊也只能是草草覽過。又有《那夜流星劃過》《白色城堡》《夏天在倒塌》《山月不知心里詩》《良知的獨白》《過把癮就死》……撲面而來。還沒看到三分之一,心情早已不能平靜:是悔?是痛?皆非也。而是一種近乎窒息的震撼!
    ——人是多么渺小。
    ——我們個體的生命又是多么短暫。
    ——終于透徹的理解了老莊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慨嘆。
    ——終于明白了“讀書就是發(fā)現(xiàn)自己無知的過程”的辯證道理。
    ——終于懂得了越是博學(xué)有文化的人越是謙卑的原因了。
    ——終于找到了“當(dāng)個生產(chǎn)隊長也趾高氣揚,不知天高地厚,到處整人害人,是小人得志,太沒文化”的更有力的證據(jù)了。
    ——也終于真正感受了一回13歲的北大學(xué)生田曉菲當(dāng)年剛進(jìn)北大參觀學(xué)校圖書館,面對400多萬冊圖書時的那種“緊閉著嘴,心頭涌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同時也理解并同情于那個睡在田曉菲上鋪的“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我甚至突發(fā)奇想為“越是名校,種類齊全的珍貴的藏書越多”找到了另一個理由。那便是:這些名校要用它們浩瀚的藏書提醒和告誡每一個同鄰人中的佼佼者,面對知識的海洋,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我們每個人,無論你多么優(yōu)秀,都是渺小的,貧乏的,甚至是無知的。
    心律不齊,思緒混亂。但一個聲音還是蹦了出來:坐下來讀書吧,年輕人,浮躁者,還有那些自以為高大的人!因為即使你沒齒皓首,兀兀窮年,也只能覽閱識得滄海一粟冰山一角。而我們每個人卻只有一生一世。
    再轉(zhuǎn)過一排,又看到更有文化更磨腦子的書的脊:《易經(jīng)與人生》《老子》《墨子》《莊子心通》《孟子正道》《韓非御法》《尼采生存哲學(xué)》《羅素道德哲學(xué)》《阿德勒人格哲學(xué)》……于是,窒息感加劇,渺小感倍增。繼而,“只為讀書,‘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的癡想,更使自己哀嘆已知天命,一世太短。
    最終,還是阿Q精神讓我長舒了一口氣,我不是語文老師嗎?我可以引導(dǎo)和鼓勵我的弟子看我看不完的書。哦!我可愛聰明而又年輕的孩子們,謝謝你們慰藉了一顆衰老而又疵愚的心!先抄兩首先哲的箴言詩句送給你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dāng)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坐回桌前繼續(xù)閱卷,心情久久不能平復(fù)。
    佛說,生死疲勞,從貪念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我說,借我三生,只為讀書,別無欲念,請佛成全。

(2015年11月11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