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在!
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在!
只要國家需要,我們就在!
「錫外·榜樣的力量」第四期
李繆棟·2022屆畢業(yè)生
初中、高中均在我校就讀
現就讀于
哈爾濱工程大學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yè)
三年前
成人儀式上的獨白
“人間最動人的故事,莫過于成長的故事”
如今成為了他人生劇本的注腳
從懵懂少年到冷靜熱血的國防生
他在數據的嚴謹與理想的熾熱間
寫下屬于00后的深藍詩行
李繆棟說
今天我宣講的主題是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目標,所以我擬定的標題為“千帆競渡持旌旄,百舸爭流領浪潮”,旌旄這個詞是指兩軍交鋒時隊伍用以指揮的旗子,沒有這桿旗子士兵會迷失方向,同樣沒有目標人會失去為之付出的動力。希望各位樹立目標,走好每一步,成就屬于自己的未來。
一、 正確的看待高中生活
高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為我們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我認為高中對人生的影響可以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高考成績,這是評價一個中學生優(yōu)不優(yōu)秀的最直接體現。沒有哪個中學生不想上一個好大學,而高考成績是我們進入未來人生新階段的“通行證”。好的大學,尤其是985、211這類雙一流院校,能夠提供更好的學術資源和平臺。學校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充沛的創(chuàng)新資金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豐富的實驗設備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接觸該專業(yè)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此外,教學更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在科研資源、學科背景、國際化交流、社會責任感、團隊協作與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具備更多優(yōu)勢;另一方面是練就吃苦的耐力。高中的學習任務繁重,壓力大,古人說的“十年寒窗苦”,注定了學習是艱辛的。如果你是一個想要上進、為未來考慮的人,就必須學會接受這種辛苦,接受面對困難時的疲憊和挑戰(zhàn)。人生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面對每一項任務、每一次考試、每一個需要付出努力的時刻,我們都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和努力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在積累知識,更是在培養(yǎng)面對艱難困境時不低頭、不氣餒的堅持精神。只有在困境中錘煉自己,才會在未來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在高壓的學習環(huán)境中突破自我,才能擁有面對人生各種挑戰(zhàn)的能力和勇氣。
二、 找尋屬于自己的目標
人生的航程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了選擇和挑戰(zhàn)。在我們的人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個明確的目標,它是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源泉。
在高中階段,我們每個人的目標可能不盡相同。對于一些同學來說,目標可能是自己理想的高校,可能是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也可能是自己某個學術領域的深耕。但無論目標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它能給我們指引方向,幫助我們堅定信念。高中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過渡階段之一,正是在這個階段,我們開始明晰自己的興趣與方向,設定人生的第一個目標。
目標的力量在于,它能幫助我們克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高中學習的壓力很大,常常讓我們感到疲憊和迷茫,這時候,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們容易感到失去方向,陷入低谷。比如,有些同學可能會看到身邊那些成績優(yōu)秀、表現突出的同學,心生羨慕,可能會設定一個與他們類似的目標,力求進步;也有些同學,可能會因為某個學科的興趣或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確定自己的奮斗方向。無論是外部榜樣還是內在動力,這些目標都會成為激勵自己前行的動力源泉。
設定目標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斷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當我們清楚自己為什么努力、為了什么努力時,就能在壓力和困境面前不迷失方向。高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了挑戰(zhàn)和磨礪,它不僅僅是為了高考時的一個分數,更是為了塑造更好的自己。通過不斷設定目標、實現目標,我們不僅積累了知識和經驗,更培養(yǎng)了面對生活各種困難時不退縮、不放棄的決心。
三、從目標到行動,在挑戰(zhàn)中成長
舉一個船舶領域的例子,在船舶設計中,船體的阻力和動力是相伴而行的。這意味著,當船舶以恒定速度航行時,所需的動力與所受的阻力相等,相同船型下更高的航速需要更大的動力與承受更多的阻力。同樣地,在個人成長和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往往伴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和困難,個人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堅持。
對于學生而言,阻力可能來自學業(yè)的壓力、外部環(huán)境的干擾,甚至是自身的懶惰與拖延。我們必須采取實際行動,減少這些阻力。例如,制定清晰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避免拖延癥和臨時抱佛腳。學習時,要全神貫注,避免外界干擾;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幫助,向老師或同學請教,不讓疑難問題積壓。同時,我們還要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保持精力充沛。而動力,則來源于我們對目標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的期待。增強動力的行動是持續(xù)努力和自我激勵。例如,設立短期和長期的目標,逐步達成每個小目標,積累成功的經驗,增強自信心。完成既定目標時,給予自身正向反饋,激勵自己繼續(xù)前進。在學習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學習策略和心態(tài),保持清醒的頭腦,堅定自己的目標,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并通過持續(xù)的努力來克服每一項挑戰(zhàn)。通過每一次行動,每一次堅持,在學習中不斷挑戰(zhàn)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最終駛向成功的彼岸。
四、 學成只為報國心
在當今世界,變化多端,局勢動蕩。我們看到,多地戰(zhàn)火紛飛,世界格局發(fā)生深刻變化。近期發(fā)生的國產人工智能Deep Seek保衛(wèi)事件,它提醒我們,在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中,科技、人才和國家的安全始終是至關重要的?!翱茖W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錢老這句話將永載史冊。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科學的進步不僅服務于世界,也應立足于服務祖國、服務民族。正是因為有了無數為國奉獻的科研人才,中國才能在國際舞臺上逐漸嶄露頭角,取得卓越的成就。
在高中階段,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份學習、每一次努力,都是為了更好地為社會、為國家貢獻力量。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更是為了報效祖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在高中階段,許多同學或許還沒有明確的職業(yè)目標,但大家一定可以從身邊找到榜樣。那些奮發(fā)向上的人,那些致力于科研、為國家做出貢獻的專家和學者,都是我們追尋的方向。他們通過不懈努力,改變了自己,也推動了祖國的進步。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要學習榜樣堅定不移、追求卓越的精神,把個人的夢想和國家的需求結合起來,讓我們的目標更加具有使命感。
同學們,追求卓越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zhàn)和困難。然而,正是這些挑戰(zhàn)成就了我們的堅韌與毅力,讓我們在不斷跌倒、再爬起的過程中,努力成長為更加堅強的人。在接下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希望同學們始終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期待,并勇敢面對每一個挑戰(zhàn)。衷心祝愿同學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航程,乘風破浪,成就屬于自己的偉大夢想。
老師說
自2019年高一第一次大型考試中的班級23名,到后來的年級第一名、高考錄取至哈爾濱工程大學,李繆棟的成長,完美詮釋著優(yōu)秀高中生的模樣。
“黯淡無光”的過去,并不代表未來不可期,人生的意義在于不停的奮斗。正因為此,李繆棟在高中階段才抒寫出了一個傳奇,才有了他大學時更上一層樓的突破。
在學習上,他積極聽取、采納老師們的各種建議,改進學習方法、提升聽課效率、及時整理錯題、總結各種不足等等。高中三年的他,就像個登山者,一步一個腳印,踏實邁出了一步又一步,每一步都那么的鏗鏘有力。每天早晨,第一個到教室的就是他;每天的中餐、晚餐,全校最后一個吃飯的也是他;每天晚自習結束后,在教室獨自學習至少40分鐘的也是他,這樣要強的風格,成就了他的年級第一,同時也帶動班級很多人爭相模仿,將班級的學習氛圍推向高潮。
在綜合素養(yǎng)提升方面,他更是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好學生。當有同學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他總是耐心講解,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在品德方面,他尊敬師長,誠實守信,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是同學們眼中的好榜樣,老師心中的得力助手。班級的同學打球時摔折了腿,他積極主動的幫同學補落下的課、將飯菜從食堂帶到教室,日復一日,從沒怨言。有次校運動會需要一位嗓門洪亮的人帶著班級喊口號,當時沒人主動站出來,當看到班主任臉上的失望時,嗓門并不洪亮的他勇敢的站出來擔下重任,帶著班級喊出了響徹天際的口號,出色完成了走方陣任務。
思想建設方面,他積極表現,高質量落實團組織的各種要求,時刻揣著一顆紅心作為自己的方向指引,“學以報國”更是他的座右銘。高考時果斷選擇“國防七子”之一的哈爾濱工程大學作為自己躍起的出發(fā)點,并能在大學保持持續(xù)奮斗、不驕不餒的堅韌品格,勇奪專業(yè)第一的桂冠。目前已提前鎖定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研究生的報送資格,為自己精忠報國的夢想又加了一層保障。
李繆棟同學全面發(fā)展,是品學兼優(yōu)的典范,以自身的魅力影響著身邊的同學,為高中校園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他時刻以勤奮為筆,以堅韌為墨,在青春的畫卷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 高中班主任 王海江
哈爾濱工程大學(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是船海核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國防七子”之一、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
每一顆星辰都曾經歷漫長的蟄伏
終在浩瀚蒼穹中找到自己的軌道
當我們仰望這些已然璀璨的星辰
看見的不僅是耀眼的光芒
更是執(zhí)著燃燒的勇氣與堅持
以星光照亮星河
「錫外·榜樣的力量」
未完待續(xù)
「挑戰(zhàn)」與「堅持」
是李同學發(fā)言的高頻詞匯
如他一般的錫外青年
正在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讓專業(yè)能力與祖國需求形成閉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