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創(chuàng)意美術”遇見“藝術節(jié)”會迸發(fā)出怎樣的火花?當你耳邊還回蕩著文藝匯演悠揚的歌聲,漫步在冬日的校園,突然幾滴零星的小雨滴落在你的眉間,趕緊找個地方躲雨吧。轉身!發(fā)現(xiàn)了一樓“創(chuàng)意美術”作品的蹤影。同學們的作品又一次讓我停下了腳步。這些絢麗多彩的作品是來自無錫外國語三校區(qū)五六年級的同學們。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作品中美好的瞬間。
穿梭在作品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來自吳橋和新吳校區(qū)同學們的作品。一塊塊彩色的泥塊在他們手中變成了一支支無形的畫筆。在方寸之間的相框中,時而刻畫生動可愛的人物形象、時而描繪萌萌的卡通人物、時而變幻出生機勃勃的動植物形象,題材真是豐富呀。看著這些生動活潑的形象和它們身上鮮艷的暖色調,不時回憶起記憶中溫暖而美好的瞬間。勵艷敏老師和尤麗萍老師一旁的細心指導,使學生們的作品更加錦上添花。
再走近一點,鼻尖嗅到一股淡淡的泥土味兒,眼前浮現(xiàn)一個個生動可愛的人物形象,有的面帶笑容,有的憨態(tài)可掬,有的惟妙惟肖。你們瞧!運動小達人們---俯臥撐、打籃球、打棒球;文藝小演員們---敲非洲鼓、拉二胡、花式劈叉;無錫惠山泥人們---可愛的阿福和阿喜。這些看似不起眼灰灰的陶土在同學們手中呈現(xiàn)出萬種樣態(tài)。再給他們搭配上自己喜愛的五彩顏色,一個個泥人立刻活靈活現(xiàn)起來。同學們在制作時也樂在其中,體會到了制作帶給自己的快樂感受。然而同學們的制作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徐玲老師和徐玉寧老師的一番指導使我們豁然開朗對自己的作品更有信心了。
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創(chuàng)意美術”遇見“藝術節(jié)”,期間伴隨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師生樂在其中。
(徐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