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初一10位同學

喜獲

「班主任特別提名獎」


他們在本學期表現突出

是老師眼里的「潛力股」


假期第一天

7位班主任便來到和韻社區(qū)

進行了一場

「集體式家訪活動」

微信圖片_20240221144001


30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

江蘇省最美教師

初中部副校長 胡文珠老師

帶來了一場「問題探究式」家庭教育講座

微信圖片_20240221144005


3個問題探究

值得大家在不斷實踐中

尋找最優(yōu)解決策略


問題探究1:   

      在陪孩子寫作業(yè)的過程中,家長們也有各自的困惑,比如有的抱怨:雖然學校的作業(yè)不多,但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往往效率很低;有的認為孩子不自覺,必須家長時時催,甚至越催越慢;還有的家長列了不少晚間學習計劃,但執(zhí)行起來困難重重……面對這些狀況,大家覺得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解決策略:

①因“孩”制宜: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孩子更是如此。目標、計劃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包括行為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來制定。

②循序漸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所謂跬步就是每天走一小步,每天的計劃有明確的目標,并且是孩子可達成、易達成的,每天完成一點點,先做到日有所得,自然會日有所進。

③從“孩童視角”出發(fā):

目標計劃與孩子商量著定,學習任務可以做到分層。他確定他可以做到的事項,先列到學習計劃表,優(yōu)先完成。他不確定能否完成的,可以列入學習計劃表中,利用獎勵機制鼓勵他完成。


問題探究2:   

      現如今,不論在網絡上或者身邊,很多媽媽都在吐槽家庭教育分工不合理,更有甚者把孩子爸爸比作帶娃路上的“豬隊友”,那么您認為父母應該怎么做好教育的分工呢?


解決策略:

①根據父母不同的性格而定,并不一定是“慈母嚴父”的角色分配;

②在某一件具體的事情上,家庭成員的分工,應相互配合:方式上的相互配合、時間上的相互配合。


問題探究3:   

      性格和人際交往,直接關乎孩子未來的成長,我們發(fā)現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敢或者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和交往;有的孩子是“窩里橫”,在外化身“小綿羊”,事事被動、不積極;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強,敏感而脆弱,或者抗壓能力不強;還有的孩子蠻橫不講理,過度爭強好勝……對于這些不同性格的孩子,您覺得作為家長該如何引導呢?當不同性格的孩子與同學發(fā)生矛盾,這時家長又能做些什么?


解決策略:

①性格只有不同,沒有好壞;

②和孩子一起尋找性格特征中的優(yōu)點,將優(yōu)點放大;

當不同性格的孩子與同學發(fā)生矛盾

①像對待普通事件一樣,公平、公正地解決問題;

②矛盾解決后,再分別找雙方,個別交流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的方法。


無論何種樣子

都是孩子人生的底色

都不會影響他未來發(fā)光發(fā)彩


作為家長 老師 同學

心中一定對TA

有一個「特別提名獎」吧


TA在某些方面

閃閃發(fā)光的樣子

值得被看見

每一種成長的樣子

都值得被鼓勵被肯定

微信圖片_20240221144008


當拍下這張照片時

發(fā)現每個人臉上

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錫外希望通過

不斷創(chuàng)新的家校溝通方式

和家長面對面 肩并肩

為孩子的未來助力

讓他們擁有乘風破浪的力量